天線是衛星通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球站射頻信號的輸入和輸出通道,天線系統性能的優劣影響整個通信系統的性能。
衛星通信天線
衛星通信天線行業市場規模
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2 年8 月,全球在軌衛星數量突破1000顆大關。根據《中國經濟周刊》報道,致力于國外航天發展研究的專家蔣宇平指出,目前以營利為目的的商業衛星的數量為570顆左右。這些商業衛星,絕大部分都是商業通信衛星,此外還包括商業遙感衛星、導航衛星等。美國衛星工業協會(SIA) 《2012 年全球衛星產業狀況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2 年5月,商業通信衛星占全球衛星的38%,遙感衛星和導航衛星分別占10%和9%;軍事通信和監視衛星占18%; 民用通信衛星占11%。
按美國衛星工業協會劃分,衛星產業分衛星制造業、發射服務業、衛星服務業和地面設備制造業四大領域。2001-2011年,全球衛星產業收入增長175%。2011年,全球電信產業規??傊颠_到42300 億美元,航天產業達2898 億美元。衛星產業以1773 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占全球航天產業的61%,占全球電信產業的4%。其中,衛星服務業收入1077 億美元,占比61%。衛星制造業收入119 億美元,占比7%; 衛星發射業收入48 億美元,占比3%; 地面設備制造業收入529 億美元,占比30%。
衛星通信天線是衛星通信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常用的衛星通信天線主要有便攜式、車載式和船載式衛星通信天線,市場規模占地面衛星通信系統產業規模的20%,其應用領域包括新聞媒體、政府應急、企業應急、軍警系統、保密部門、海上油田、游船、遠洋運輸等。
2011年,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 “統籌布局新一代移動通信網、下一代互聯網、數字廣播電視網、衛星通信等設施建設,形成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國家干線傳輸網絡。引導建設寬帶無線城市,推進城市光纖入戶,加快農村地區寬帶網絡建設,全面提高寬帶普及率和接入帶寬。推動物聯網關鍵技術研發和在重點領域的應用示范。加強云計算服務平臺建設。以廣電和電信業務雙向進入為重點,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和標準,實現電信網、廣電網、互聯網E網融合,促進網絡互聯互通和業務融合。”可見,“十二五”期間,衛星通信行業將實現跨越式發展。
衛星通信天線行業競爭格局
近十年以來,衛星應急通信應用的飛速發展,市場需求量和行業利潤促生了一批廠商加入此分支行業的競爭,因此整個行業的競爭格局大致如下:
機動式衛星通信天線最早起源于國外,最初的市場也主要被國外產品所占領,隨著國產產品的出現,國外產品的市場份額逐步縮小,且因其價格較高,售后服務困難,可定制使用的空間較少,在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 在軍工市場中更沒有競爭力;
在國內衛星通信起步時,固定衛星通信天線均由大型國有企業研發和生產,如電子和航天領域的大型研究所、公司等。隨著固定衛星通信天線的市場份額趨于固定后,他們便把目光投向新興的機動式衛星通信天線行業,利用雄厚的資本、強大的人才優勢和豐富的衛星通信經驗,開始向機動式衛星通信天線領域滲透,對行業的沖擊較大。他們依靠在軍工市場的天然優勢,幾乎順其自然的就占有了軍工市場的大部分份額。但由于其市場經驗不足,對市場需求的了解不夠,所生產的產品在性價比上競爭力較差,同時在體積重量上也沒有優勢,因此,他 們的市場競爭力較差,甚至有些廠商開始放棄機動式衛星通信天線的研發和生產,轉向尋求合作或貼牌途徑。
已星通信天線行業是一個技術性和專業性較高的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行業的競爭逐漸呈現出向企業整體實力的競爭轉變,包括長期的服務能力、產品的后繼研發能力、完善的售后服務能力、應急保障能力、整體解決方案能力等方面,市場的競爭將屬于理性的競爭,這種競爭能夠更好的提升企業服務能力,促進行業的良性發展,競爭環境普遍優于其他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