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通信基礎知識
衛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衛星作為中繼站,轉發或反射無線電波,在兩個 或多個地球站之間進行的通信。根據衛星運行軌道的高度不同,可將人造地球衛星分為三種類型:
衛星通信基礎知識
1. 低軌道衛星, LEO(low earth orbit),(高度范圍 500km~1500km),相應軌道周期約為 1.5 小時~2 小時。用戶間單跳通信的信號傳播延遲一般小于 20ms。必須解決快速移動帶來的多普勒效應。最大衛星可視時間20分鐘。信號傳播距離短,鏈路損耗少,對用戶終端的發射功率要求不高。
2. 中軌道衛星,MEO(medium earth orbit),軌道高度在 8000km~18000km左右,軌道周期約為 5-10 小時。用戶間單跳通信的信號傳播延遲一般小于 50ms。最大衛星可視時間一般為幾小時。
3. 地球同步軌道衛星, GEO( 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軌道高度約為 36000km,圍繞地球旋轉周期為 24 小時。用戶間單跳通信的信號傳播延遲一般為250ms。
在 2000km~8000km 的空間有一個范侖帶形成的惡劣電磁輻射環境,不適宜衛星的運行。
范侖帶只是選擇衛星軌道高度的一個重要因素,當高度低于 700km 時還要考慮大氣阻力對衛星運動的影響。
地球同步衛星的優點:
1. 衛星相對地球固定的,不會因為相對位移而產生頻率變更的問題。
2. 衛星跟蹤簡單。
3. 大覆蓋區域。
但是地球同步衛星存在下列問題:
1. 信號衰減大。
2. 靜止衛星的發射與控制技術比較復雜。
3. 地球的兩極地區為通信盲區,而且地球的高緯度地區通信效果不好。
4. 存在日蝕和日凌中斷現象。
5. 有較大的信號傳輸時延和回波干擾兩極半球服務質量不好。
目前大多數衛星通信系統選擇了如下頻段:
( 1) UHF(超高頻)頻段——300~1000MHz; 只能傳送較低的數據速率,通常應用于 LEO 數據通信系統,靜止衛星的遙測和指令系統以及某些軍用通信衛 星。
( 2)微波 L 頻段——1GHz~2GHz;
( 3)微波 S 頻段——2GHz~4GHz;
( 4)微波 C 頻段——4GHz~8GHz;
( 5)微波 X 頻段——8GHz~12GHz;
( 6)微波 Ku 頻段——12GHz~18GHz;
( 7)微波 Ka 頻段——20GHz~40G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