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不同于有線,若想建設一張高品質的Wi-Fi網絡,我們需要對天線的“習性”加以了解。所以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天線增益。
天線如何獲得增益?
首先,天線是“無源器件”,所以天線本身并不能給AP的信號增加能量。然而我們一提到天線,最重要的指標就是說天線的“增益”,那么天線是如何獲得信號強度的“增益”呢?答案就是,靠控制信號發射的角度。
這個原理有些類似于手電筒,手電筒靠一面凹鏡,讓光線都集中在某一角度,來讓光線照到更遠的地方。手電筒及電池相當于AP設備本身,而手電筒的燈泡和凹鏡就相當于我們的天線。如果摘掉手電筒的凹鏡,那么就相當于使用一個增益很小的全向天線,光線照射很分散,覆蓋距離很近;有了凹鏡,則相當于使用了一個高增益的定向天線,光線集中,覆蓋距離很遠。
信號總的能量是由AP決定的,天線則決定讓這些能量集中在某個角度內,這個角度越小,能量聚集度越高,獲得的信號“增益”也就越大,信號覆蓋的距離越遠;反之,如果覆蓋角度越大,能量聚集度越低,信號覆蓋的距離越近。這就是天線獲得增益的基本原理。
全向天線,一般指的是水平各個方位增益相同的天線,即水平方向360度覆蓋。水平方向增益的增加,是依靠垂直方向增益的減少來實現的。可以認為,全向天線增益越大,水平方向上覆蓋的范圍也就越大,垂直方向上覆蓋的范圍越小。
全向天線一般應用于室內環境,絕大多數室內型AP自帶的天線也都是全向天線。
定向天線,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都不是360度覆蓋,一般來說覆蓋角度小,覆蓋的范圍也就越遠,如同我們前面談到的手電筒。實際場景中,通常室外會采用定向天線。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么室外不能用全向天線呢?其實也不盡然,只是一般而言,室外部署全向天線不那么容易。設想一下,室外一般要求覆蓋距離較遠,如果使用全向天線,那么在增益較大的情況下,全向天線垂直方向上信號較弱,如果AP放置位置較高(比如樓頂),則會出現“燈下黑”現象,如果放置在地面附近,則會因樹木等遮擋物過多無法實現有效覆蓋。而且,如果全部使用全向天線,由于向四周輻射,導致干擾會嚴重,影響用戶體驗。所以大多數情況下,還是使用定向天線在高處向室外熱點區域覆蓋,以保證可靠的信號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