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根本就不怕丟,一輛車走遍世界,不是因為人的腦子里記住了多少路,這一切歸功于GPS導航系統。是GPS導航系統指引了你想去的地方,通過語音播報我們就可以達到目的地,畫面端也會顯示到達目的地還有多長時間以及多少米的路程。那么這么一款高科技GPS導航原理是什么呢?

1、gps導航系統的基本原理是測量出已知位置的衛星到用戶接收機之間的距離,然后綜合多顆衛星的數據就可知道接收機的具體位置;
2、要達到這一目的,衛星的位置可以根據星載時鐘所記錄的時間在衛星星歷中查出,而用戶到衛星的距離則通過紀錄衛星信號傳播到用戶所經歷的時間,再將其乘以光速得到(由于大氣層電離層的干擾,這一距離并不是用戶與衛星之間的真實距離,而是偽距(PR):當gps衛星正常工作時,會不斷地用1和0二進制碼元組成的偽隨機碼(簡稱偽碼)發射導航電文;
3、gps系統使用的偽碼一共有兩種,分別是民用的C/A碼和軍用的P(Y)碼。C/A碼頻率1.023MHz,重復周期一毫秒,碼間距1微秒,相當于300m;P碼頻率10.23MHz,重復周期266.4天,碼間距0.1微秒,相當于30m。而Y碼是在P碼的基礎上形成的,保密性能更佳;
4、導航電文包括衛星星歷、工作狀況、時鐘改正、電離層時延修正、大氣折射修正等信息,它是從衛星信號中解調制出來,以50b/s調制在載頻上發射的,導航電文每個主幀中包含5個子幀每幀長6s。
5、前三幀各10個字碼;每三十秒重復一次,每小時更新一次;后兩幀共15000b。導航電文中的內容主要有遙測碼、轉換碼、第1、2、3數據塊,其中最重要的則為星歷數據。當用戶接受到導航電文時,提取出衛星時間并將其與自己的時鐘做對比便可得知衛星與用戶的距離,再利用導航電文中的衛星星歷數據推算出衛星發射電文時所處位置,用戶在WGS-84大地坐標系中的位置速度等信息便可得知。
這些都是科研開發者的功能,是他們的沒日沒夜的研究,才有了現在的方便。更多的是科技在不斷的進步,真的不由得感嘆一下,科技改變生活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