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丟了人,除了人工去找也就只能人工的找,也做不了其他的事情,但是現在人如果丟了,只要帶了手機開啟了GPS定位,就能找到,并且現在想去哪個地方如果你找不到的話,就可以導航,這一切都是源于GPS衛星定位的功勞。

那么GPS衛星定位的基本原理你知道嗎?
測量出已知位置的衛星到用戶接收機之間的距離,然后綜合多顆衛星的數據就可知道接收機的具體位置。
要達到這一目的,衛星的位置可以根據星載時鐘所記錄的時間在衛星星歷中查出。
而用戶到衛星的距離則通過記錄衛星信號傳播到用戶所經歷的時間,再將其乘以光速得到(由于大氣層電離層的干擾,這一距離并不是用戶與衛星之間的真實距離,而是偽距。為了計算用戶的三維位置和接收機時鐘偏差,偽距測量要求至少接收來自4顆衛星的信號。通過接收機時鐘得到時間差,從而知道四個信號從衛星到接收機的不準確距離(含同一個誤差值,由接收機時鐘誤差造成),
用這四個不準確距離和四個衛星的準確位置構建四個方程,解方程組就得到接收機位置。
由于GPS技術所具有的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動測量的特點,作為先進的測量手段和新的生產力,已經融入了國民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各個應用領域。
當然了,這么高科技的東西,不止可以運用在定位導航上面,還可以用在SOS,授時,測量等一些需要的它的上面。更多的是我們看到了GPS定位帶來的方便。
也希望未來科技帶來我們越來越多的驚喜,也很感謝那些幕后的科學研發家。